一般高層住宅率在80%左右,也就是說有20%的公共泳池面積。假設你買了一個100平米的高層住宅,買房時實際面積只有70平米左右。原本看起來夠大的房子,瞬間就擠滿了人。 100萬的房子,20萬是公用面積。
注:商品房建筑面積-套間建筑面積=共享面積
一、泳池區包括什么?
area是 area的簡稱,它與內置建筑面積之和構成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
建筑面積,包括房屋的使用面積(或使用面積)、墻柱的建筑面積、樓梯和過道的面積以及其他公用面積。
據了解,“公攤”主要包括9項:
1. 電梯井道:尺寸根據電梯的選型而定。電梯軌道和對重軌道安裝在井壁上,電梯門安裝在預留的門洞內。
2.管井:各種管道的空間,有的垂直,有的水平,有的貫通,有的分開。
3. 樓梯間:包含樓梯的結構,是包圍樓梯的建筑構件(如墻或欄桿)。同時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建筑部分。聯系整個大樓的交通。
4.變電室:小區電力系統中電能的電壓、電流進行轉換、集中、分配的場所。
5.機房:機房是電信設備和計算機網絡設備,以及樓宇布線設備設置在每棟樓內適當位置進行網絡管理的場所。
6. 公共門廳:進屋后更大的公共空間,屬于室內空間。采暖和制冷要求一般根據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來設定。
7. 過道:住宅套房內使用的水平流通空間。
8.值班警衛室:位于小區大門一側的門樓。
9.共享墻:住宅的主要承重結構件(包括地基、內外承重墻、柱、梁、樓板、屋頂等)、室外墻等。
另外,這些不計入公用池:倉庫、車庫車道、供暖鍋爐房、用作人防工程的地下室、自營、自用房屋、管理用房等不計入公用池。納入公共住房。攤位。
兩部電梯兩戶同棟公攤比兩部電梯大,但絕對不如兩部電梯兩戶方便。點式建筑和板式建筑有不同的水池;房子越大,游泳池越多;房子越小,游泳池越少;只有樓梯和有樓梯和電梯的家庭有泳池區。是不同的。公共設施和走廊越多,游泳池越大;樓梯的高度越高,游泳池越大。其實,只要公攤合適,就能提高居住的舒適度。
二、共享面積如何計算?
共享面積計算公式:
1、建筑面積=套房內建筑面積+公共泳池區;
2、公共泳池面積=公共泳池系數×套房內建筑面積;
3、公共共享系數=該建筑的公共共享面積/總集的建筑面積;
4、套房建筑面積=套房可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三、影響泳池面積的因素:
一個。戶型結構(多部電梯多戶) 例如,多戶一部電梯可能與需要一部電梯兩戶共享的公共區域幾乎相同。但是隨著住戶數量的增加,套房的總建筑面積增加,那么每戶需要分配的公用面積就會減少。
b.一般來說,高層建筑的房屋供應率較低,而低層和高層建筑的房屋供應率較高。
c。一般來說,板式的房費較高,疊式次之,點位式較低。
d、公共活動區域的大小
一般來說,高品質樓盤大堂高大,電梯寬敞,室內車庫公攤率和公攤系數,會占用大量公共泳池面積,因此房價相對較低
四、住房持股比例的國家標準是什么?
目前,國家并沒有明確規定必須控制公有面積的范圍。但是,不同建筑物所占比例的合理范圍如下:
7層以下:7-12%
多層建筑一般是指6層左右磚混結構的建筑。共享部分的面積包括外墻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以及為住戶提供的物業管理服務。使用室(換熱站、泵房、配電室等)。一般占房屋建筑面積的13%~18%。
室內層高分為室內凈高(地板與天花板的距離)和室內層高(地板與上層的距離)。一般情況下,樓層高度約為2.8米,室內凈高在2.65m至2.7m之間。如果室內層高超過4.7米,則室內面積按兩層計算。
7-11 層:10-16%
7樓至9樓為小型高層建筑。一般小高層會根據各個樓盤的情況分攤很多。在無地下機房、底層無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型高層建筑的共享系數在10%-15%之間,而小型高層建筑的共享系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高層建筑在 15%-20% 之間。
根據規定,7層以上必須配備電梯,所以小高層屬于電梯范圍。它的特點是方便,可以賦予生活新的高度。
12-33 層:14-24%
高層住宅的共享面積更大。根據建筑物的大小,高層建筑一般在25-33層之間,高層住宅的樓梯高度較高。此外,高層建筑有電梯、電梯前廳占用空間,還有安全通道樓梯,“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共設施均占用空間。因此,層數較多的高層建筑的共享面積要大很多。
別墅:1-8%
別墅是最多三層的單戶住宅形式,包括地下室,帶有室內車庫。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共享區域,聯排別墅共享區域較少。公共區域分配的原則是只存在于建筑物內部,并與建筑物的建筑結構相連接,只為建筑物的居住者提供非盈利性服務。不符合此條件的建筑物不得納入公共共享區域。
五、關于公攤,小心誤入這些誤區:
公眾持股比例誤差允許上下浮動3%,此類誤差受法律保護,買家只能被動接受。 2、根據購房合同第五條,開發商交房時,房屋總建筑面積與合同面積之差不超過3%,誤差超過3 %。開發商負責補償業主,可選擇退房。
1、公攤不是越小越好
對于公共展臺,如果面積太小,樓梯、大堂等公共空間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出于這個原因,對于個人來說,擁有更少的泳池面積是一件好事。整體上對美觀和居住舒適度有一定的影響。公共攤位與居住舒適度息息相關,不能一味追求。
相同建筑面積的建筑設計為一層樓板兩戶人家。南北通透,舒適度高,但絕對比四戶一樓的公攤高。消費者在購房前應多留意開發商是否按照規定公布了項目的公有比例,并現場查看房屋公用區域設置是否合理。
2、高房價≠不常見的泳池面積
目前,由于建筑設計的改進,很多戶型都有送禮的空間。無論是地下室、陽臺還是飄窗,很多開發商都會將捐贈面積計入套房面積計算。也就是說,不僅面積沒有減少,反而可以獲得高房價。為此,高房價≠不常見的泳池面積。
3、零公攤騙人
沒有公共展位就不是沒有公共展位。一些開發商利用“零公攤”的銷售噱頭,通過進入陽臺等方式送出大筆捐款,填滿公攤面積。需要注意的是,贈品區并未寫入產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國家已經明確規定哪些區域應該納入公池,所以真正的“零公池”住房根本不存在。
4、買房注意公攤比例
要求開發商提供共享區域的詳細清單,包括整個建筑面積和整個建筑內部總面積等基本數據。合同中的分攤說明越詳細,對買方越好。
5、實際公共泳池面積高于開發商提供的數據
一般開發商告訴客戶,公用泳池面積最低,但實際交房時,公用泳池面積會有所不同,有的高于百分比,有的低于百分比。但一般較高。
比如130平米的房子,開發商不會告訴買家具體的百分比,比如什么百分比,而是直接告訴他們24%。實際交房時,房子的公有份額可能會高于這個值。
6、分享比例≠分享面積
很多銷售只會告知公眾持股比例或持股比例的范圍,但實際上,獲得持股比例的程序是測繪部門對整個社區的計算結果,而不是單身房子。每個房子的大小會有一些差異。
六、注意這些帶大水池的房子
買房時,經常需要在泳池區浪費錢。雖然泳池面積不是越小越好,但買家還是不想在泳池面積上多花錢。
一、梯子更高的房子
同等建筑面積下,電梯與戶數比例越大,泳池面積越大。比如四戶兩部電梯,三戶兩部電梯。你會說哪一個會有更大的公共區域?答案很明顯。肯定是兩梯三戶的建筑面積比較大公攤率和公攤系數,因為電梯戶數越大,電梯、走廊、過道都會越大。這勢必會大大增加每間房子的公共面積。區域。所以大家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電梯與戶的比例。這不僅關系到居住舒適度,也決定了公共泳池面積的大小。
文章二、凹凸外觀
為了增加樓盤的美感,開發商在設計樓盤時往往會選擇凹凸面。雖然這樣的設計可以讓樓盤更加美觀,但是對于購房者來說并不劃算,因為這樣的房池面積會增加很多,所以大家在買房的時候應該選擇稍微簡單一點的設計。畢竟買房的實用性更重要。
如果你對房屋建筑非常了解,那么你就會知道:因為外墻往往包含在泳池面積中,而且凹凸越多,你要分享的泳池面積就越多。
文章三、高級公寓
高端公寓共享面積太大?相信很多買家看到這里都會產生深深的懷疑。你不知道高檔公寓不貴嗎?怎么會浪費在泳池區?事實上,事實并非如此。與普通商品房不同,高檔公寓是更高檔次的商品房。它們在各方面都遠優于普通商品房。只有這樣,才能吸引購房者租房。為了提高房子的居住舒適度,高端公寓將在各個方面都有完善的配套設施。雖然這對住戶來說是件好事,但也大大增加了公共泳池面積。
四、有設備地板的房子
隨著現在樓房越來越高,為了解決高層居民的水電問題,設備樓層往往建在樓房中間。如果你的房子是在設備樓層買的,不僅泳池面積會更大,還會影響你的日常生活。您必須知道設備全天候運行。
如果便宜買設備地板,那就慘了,因為不僅要處理噪音污染,最重要的是公共泳池面積會很大。除了電梯、樓梯等公共泳池區域外,還有設備間的共享區域,這顯然對設備樓層的住戶很不公平。
文章五、與商店
一般來說,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不會輕易買一樓的,因為一樓的問題太多了。但開發商往往不把一樓的房子當做普通商品房賣,而是當做商鋪賣,這樣既能賣個好價錢,又能完善小區配套設施。但是,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底層有商鋪的房子會產生很大的泳池面積。希望大家在買房的時候多加注意。
六、有管理層的房子
也許你在現實生活中聽說過底層、頂層、設備層,但是你聽說過管理層嗎?所謂管理,是指一些物業管理公司會在某一樓層設立物業管理室,幫助廣大業主辦理業務。如果你和物業管理室在同一個樓層,你還指望物業管理共享公共區域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當然,凡事都沒有絕對,所以小編會后退一萬步,假設即使物業愿意為你減少公共泳池面積,你也會比平時分配更多的公共泳池面積。難免會花很多錢。所以大家在買管理房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長遠的打算,看看是不是真的劃算。
在這個房價居高不下的時代,每個購房者都希望自己的血汗錢可以花在最前沿,但如果花太多錢在公共泳池區,恐怕很多購房者會很苦惱。因此,小編提醒廣大購房者,買房時最好遠離以上6種房型,否則公用池區就等著交錢了!